1816-1860 早期
1816
太古源起
集团
约翰.施怀雅(1793-1847)
19世纪的利物浦港口
约翰.施怀雅(John Swire, 1793-1847)于英国利物浦开设进出口业务。
1847
子承父业
集团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1886年)
威廉.赫德逊.施怀雅(1830-1884)
约翰.施怀雅去世后,生意交由两名儿子约翰.森姆尔.施怀雅(John Samuel Swire, 1825-1898)及威廉.赫德逊.施怀雅(William Hudson Swire, 1830-1884)打理,其后公司更名为 John Swire & Sons。约翰.森姆尔.施怀雅将业务拓展至海外,为今日的太古奠定根基。
1854
澳洲业务
集团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远航至澳洲,在墨尔本开设 Swire Bros.,从事铁丝网、水泥、橄榄油到健力士啤酒等的进口业务。他于一八五八年返回利物浦。
1861-1870 对华贸易
1861
开拓对华贸易
集团
美国爆发内战,从美国南部各州进口原棉的业务被迫中断,这是当时约翰.森姆尔.施怀雅的业务支柱,于是他便开始与中国展开贸易。
1866
成立太古洋行
集团
1866年Butterfield & Swire(后称太古洋行)开业时的报章启事
蓝烟卥轮船公司
1908年上海办事处外貌
约翰.森姆尔.施怀雅与巴特菲尔德(Richard Shackleton Butterfield)合作,在上海成立 Butterfield & Swire,初时经营茶叶及丝绸贸易,以及由英国进口棉花及羊毛匹头。Butterfield & Swire 还担任多项英国业务的中国代理,包括主要的保险及船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蓝烟卥轮船公司(Blue Funnel Line),太古担任该公司的远东经理人超过一百二十年。为配合中国传统,约翰.森姆尔.施怀雅为公司起了一个中国名字 ─「太古」,寓意规模宏大、历史悠久,这个名字至今在亚洲区广为人知。
1867
太古洋行开设横滨分公司
集团
1880年代太古洋行的横滨分公司
太古洋行的横滨分公司(约于1930年)
1868
伦敦总部
集团
John Swire & Sons 总部迁往伦敦,约翰.森姆尔.施怀雅与巴特菲尔德拆伙,但太古在亚洲的办事处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一直保留着 Butterfield & Swire 这英文名字。
1870
太古洋行开设香港分公司
集团
1900年代位于中环干诺道1号海旁的香港办事处
印有1900年代位于香港遮打道海旁香港分公司的明信片
1871-1940 业务新领域
1872
长江流域营运明轮船
集团
海洋服务
印有1904年下水的长江蒸汽船「金陵号」的太古轮船明信片
「惇信号」画象
1930年代长江三峡旅游海报
1937年太古轮船船期表
John Swire & Sons 成立太古轮船公司,于中国长江流域营运密西西比式明轮船。当时国内道路稀少,长江是通往内陆的重要通道。太古轮船公司的惇信号是第一艘悬挂太古轮船旗航行的船只。在短短数年间,该公司已有船只在中国沿岸作业,继而将网络扩展至日本、东南亚及澳洲。
1882
太古银票
集团
太古庄的银票
太古洋行在汕头开设办事处。太古发行的「太古庄」银票于同年进入流通。
1882
新糖厂动土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1882年兴建中的太古炼糖厂(前称太古车糖)
1889年的太古炼糖厂(前称太古车糖)
1884年印有太古炼糖厂(前称太古车糖)的印刷品
20世纪太古车糖(现为太古糖业)的包装样版
1950年代太古车糖(现为太古糖业)的运货车
航运业务造就了新的商机。由于太古轮船公司从爪哇及菲律宾进口原蔗糖的贸易业务日益增长,加上有中国和日本两个现成的市场,促使太古洋行在港岛鲗鱼涌临海区购入大片土地。太古糖业有限公司于一八八一年成立,而太古炼糖厂的兴建工程则于一八八二年展开,并于一八八四年投入运作,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厂房之一。
1898
詹士.司各特(James Henry Scott, 1845-1912)成为 John Swire & Sons 的高级合伙人
集团
1907
太古船坞开业
集团
海洋服务
太古船坞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船「沙市号」于1910年下水
1919年的太古船坞
1920年的太古船坞
1948年的太古船坞
基于需要为蓝烟卥轮船公司和太古轮船公司船队提供可靠的修船设施,遂于香港兴建太古船坞。这样做实际上需要移去一整座大山,包括将一百六十万立方码的花岗岩山坡夷为平地,取其岩石填满二十英亩的鲗鱼涌港,成就合共逾五十二英亩的平地和逾半英里的深水泊位。由于香港拥有充沛的电力供应,加上太古具备最完善的机械工场及一个可容纳全球最大型船舶的干坞,使太古成为香港规模最大及最进取的雇主之一。
1910-40
拓展海洋业务
集团
海洋服务
贸易及实业
约翰(杰克).施怀雅(1861-1933)
华伦.施怀雅(1883-1949)
在此期间,太古的海洋业务在约翰.森姆尔.施怀雅的儿子约翰(又名杰克)(John Swire, 1861-1933)及华伦((George)Warren Swire, 1883-1949)两位主席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约翰于一九一二年詹士.司各特去世后接任主席,而华伦则于一九二七年出任主席。新增业务包括位于天津黑河的一家拖船及驳船公司,以及一九三三年在上海设立的永光油漆厂,此公司是当时一家主要漆油制造商。
1941-1945 战火岁月
1941-1945
战争的代价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海洋服务
太古船坞于1945年1月遭盟军轰炸机空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将太古完全摧毁。长江自一九四二年开始禁止外资船只驶入,中国沿岸航运的掣肘日益增多,为太古逐步撤离中国埋下伏笔。一九四五年,香港受到炮弹袭击,太古炼糖厂和太古船坞在战火蹂躏下变成颓垣败瓦,太古轮船超过三十艘船只被掠去或沉没,公司在整个地区的财产均被摧毁或掠夺殆尽。
1946-1973 企业新方向
1946
战后重建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海洋服务
施约克(1893-1983)
施约克与国泰航空机师合照
1950年代的太古轮船航运路线图
约翰的儿子施约克(John Kidston Swire, 1893-1983)出任太古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太古重建各项主要业务。一九五零年,太古糖业公司及太古船坞再度全面投产。以香港为母港的太古轮船公司开始在澳洲、新西兰及巴布亚新畿内亚开展新业务,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业务网络日益扩大,形成了公司营运至今的班轮业务模式。
1946
重投贸易市场
贸易及实业
合资公司的产品系列
太古洋行与 Maclaine Watson & Co. 合资成立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贸易公司「太古贸易有限公司」。太古看准战后中港两地物资短缺的时机,重投一般贸易市场。
1947
航空商机
集团
航空
太古于香港成立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
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的引擎测试装置
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技工
施约克认为航空运输是未来的发展关键,于是利用太古船坞的工程技术在香港启德机场发展一家飞机修理及维修公司,名为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Pacific Air Maintenance and Supply Company)。
1948
展翅高飞
集团
航空
Betsy(1947年)
Betsy(1983年)
1950年代国泰航空的宣传广告
1966年著名乐队 The Beatles 乘坐国泰航空 Convair 880-M 型飞机来港
太古购入本地航空公司国泰航空的百分之四十五股权。此时国泰航空已由原本只有一架 DC3("Dakota")型美国退役军机(昵称 Betsy),扩大至包括六架 DC3 型飞机及一架 Catalina 水上飞机的机队。香港航空业务的发展便成为了施约克引以为傲的成就。
1948
香港的漆油业务
集团
贸易及实业
永光油漆公司与 Duro Paint Manufacturing 合并并迁至香港
太古设于上海的漆油厂永光油漆公司迁至香港,并与 Duro Paint Manufacturing 合并成为太古国光公司。
1950
港机诞生
集团
航空
1950年代位于启德机场的港机
渣甸与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合并成立港机后不久位于启德机场的港机机库
太平洋飞机修理补给公司与渣甸航空保养公司合并成立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港机),现时该公司在全球飞机工程服务业内居于领导地位。
1952-58
多元发展澳洲业务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太古重新设立澳洲总部,开始投资于公路拖运及冷藏业务,最初成立的冷冻货物运输公司 Frigmobile ,当时已是澳洲的主要冻柜货车营运商。
1959
太古船坞及工程公司于香港股票市场上市。
集团
海洋服务
1959
区域航空公司
航空
L188 Electra(1958年)
L-188A Electra 飞机在香港上空翱翔(1959年)
国泰航空吸纳竞争对手 Hong Kong Airways,因而取得北行往台湾地区及日本的航权。这年是国泰航空的一个里程碑:该公司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区域航空公司,利用其首架涡轮螺旋桨飞机洛歇 L188 Electra 开办了前往悉尼的定期航班。
1965
进军装瓶业务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香港最早期的可口可乐运货车
1950年代香港的可口可乐运货车
太古可口可乐香港印于1957年的宣传广告
1970年代位于荃湾的汽水厂
太古收购香港汽水厂,这是一家持有可口可乐香港装瓶业务专营权的美资公司,当时年产量为一亿零四百万瓶。时至今日,太古可口可乐是全球其中一家最大的可口可乐装瓶商,在中国内地十一个省份及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越南和柬埔寨拥有生产、推广及经销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专营权。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太古可口可乐生产及经销五十七个饮料品牌,专营区域覆盖八亿七千七百万人口。
1966
施约翰(John Anthony Swire, 1927-2016)出任太古集团主席
集团
1972
精简业务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海洋服务
大型现代化货柜船的出现,使太古船坞设在香港岛的设施不敷应用,于是太古决定与竞争对手香港黄埔船坞公司合并,成立香港联合船坞集团,在香港的葵涌新货柜码头设立基地。同年,太古糖业公司关闭了炼糖厂,集中经营糖产品及包装业务,至今仍是深受香港人爱戴的品牌。
1972
建设高楼
集团
地产
1978年太古城进行首期兴建工程
售楼活动展开首日,大批置业人士涌进于仁行的售楼处
太古炼糖厂和太古船坞结业后,在港岛鲗鱼涌区腾出大片土地。太古开设一家名为太古地产的新公司,开始为这一区(现称太古坊及太古城)建构全新的市区地貌。最先兴建的是香港岛首个私人屋苑太古城,连同太古城中心零售及办公楼综合项目(其地库停车场以太古干船坞旧址建成), 是由太古地产发展及管理的一系列混合用途物业项目中的首项。
1974-1979 迈向全球化
1974
太古公司的诞生
集团
太古船坞结业后留下的空壳股份公司太古施怀雅有限公司(Taikoo Swire)更名为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Limited)- 持有集团旗下主要香港资产的现成控股公司。此年太古洋行(Butterfield & Swire)为与英国母公司(即英国太古集团)统一名称,更名为 John Swire & Sons,令 Butterfield 这一名字成为过去。
1975
离岸石油及天然气
集团
海洋服务
由Swire Northern Offshore拥有的Pacific Supplier
太古进军离岸石油及天然气业时,正值原油价格飙升,离岸勘探工程因而大幅增加。业界对抛锚补给拖船的需求(为离岸钻油台提供拖船、系泊及维修服务)远超供应量。公司成立合资补给船公司 Swire Northern Offshore,太古其后全面收购其合资伙伴 Northern Offshore,Swire Northern Offshore 遂于一九八零年改名为太古海洋开发公司。
1976
投资于农业企业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1935年的 James Finlay 厂房
太古于一九七六年购入一家名为 James Finlay 的格拉斯哥公司近三成股权。James Finlay 于一七五零年成立,最初经营纺织品贸易,继而从事棉花生产业务,后来转为种植茶叶,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茶叶贸易商。Finlays 于二零零零年成为太古的附属公司。
1977
业务扩展至巴布亚新畿内亚
集团
地产
饮料及食物链
海洋服务
1970年的 Steamships Trading Company
太古购入巴布亚新畿内亚其中一家最古老的公司 Steamships Trading Company 的股份。现时太古持有 Steamships 百分之七十二的股权,该综合企业从事船务、运输、地产、酒店及生产业务。
1978
多元发展美国业务
集团
地产
饮料及食物链
太古购入美国十个可口可乐专营权中的首个专营权。
迈阿密市 Brickell 区
太古在美国开展饮料及地产业务。集团最初于盐湖城取得首个美国可口可乐装瓶业务专营权,并购入迈阿密市 Brickell 区一个人工岛作发展用途。
1979
支援全球能源业
集团
海洋服务
太古收购专门提供北海运输及仓储设备的 EPD Containers and Supply Ltd.,作为投资于能源业策略的一部分。Swire EPD 于一九九八年更名为 Swire Oilfield Services(「SOS」),反映该公司扩大了服务范围及区域。现时 SOS 是支援世界能源业的全球最大离岸货运装置供应商。
1980-1988 本港业务全速发展
1980
国泰航空开办伦敦航线
航空
国泰航空伦敦航班的电视广告
1980年由香港飞往伦敦的首航航班
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国泰航空开办香港至伦敦的航班,终使这家香港航空公司成为真正的国际航空公司。
1982
美国冷藏业务
集团
饮料及食物链
太古购入 United States Cold Storage-现时美国最大规模的公共冷藏库物流公司之一。
1983
开拓零售业务
集团
贸易及实业
太古继续发展贸易业务,购入马拉松 - 现时香港最大规模的体育用品连锁店。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内地表现出色的马拉松外,太古资源至今还增添了多间多种品牌运动及休闲用品连锁店,包括 GigaSports、CATALOG及Go Wild。
1985-86
太古广场落成
地产
位于金钟的地盘
太古广场购物商场
太古广场发展项目
太古地产购入位于香港商业中心区边缘的两幅相邻地皮,用以发展太古广场,至今太古广场已成为太古地产所管理的尊贵地标项目。太古广场包括三座甲级办公楼、一个购物商场及四间五星级酒店。
1986
国泰航空上市
集团
航空
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总行堆满等候领取认购表格的人龙
国泰航空成立四十周年,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是次上市获大量超额认购,刷新了香港的纪录
1987
施雅迪(Adrian Swire, 1932-2018)出任太古集团主席
集团
1989-1999 重返中国市场
1989
伙拍可口可乐公司
饮料及食物链
太古于杭州及南京开设可口可乐生产厂房
可口可乐公司邀请太古饮料(品牌现已革新为太古可口可乐)合作,使可口可乐在中国绝迹近四十年后,重返中国内地市场。太古饮料获授予数个专营区域,并在其后十年间,在七个省份建立生产设施及经销系统,这项业务扩展最初是与中国政府的对外投资机构中国中信公司联手进行的。
1990
重返中国内地市场
集团
航空
卜内门太古漆油公司于上海开设生产厂房。
太古于一九九零年代开始再度投资于中国内地,除以可口可乐公司中国业务系统的主要装瓶商身份投资于饮料生产业务外,还涉足多个不同行业。国泰航空进行股权重整,令中资持股量增加,以保障香港航空业的长远未来。
1993
港岛新商业枢纽
地产
太古坊首座甲级办公楼落成。现时太古坊和相邻的太古城中心及太古城,构成共有十三座相连互通的办公楼及六十一座住宅大厦的综合住宅、商业及娱乐枢纽。
1994
国泰航空购入华民航空的大多数股权
集团
航空
国泰航空购入全货运航空公司华民航空的大多数股权。
1994
扩展澳洲物流业务
集团
贸易及实业
Kalari Holdings Pty. Limited 提供专门的散货处理及搬运服务
太古购入澳洲公路运输公司 Kalari,该公司其后扩充业务,在澳洲各地提供专门的散货储存及分销服务。
1996
策略性股权重组
集团
航空
国泰航空与港龙航空进行股权重组计划后,施雅迪爵士于七月初前往北京拜会中国副总理钱其琛先生
国泰航空进行划时代的股权重组计划,增加中国政府对外投资机构中国中信公司所持有的国泰航空股权。是次交易相当重要,可确保国泰航空在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时能顺利过渡,其航权及太古的管理权均维持不变。
1996
港机业务扩展至中国内地
航空
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成立的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现时简称「厦门太古」)开业,该合资公司当时仅有一个机库及少于一千名员工。时至今日,厦门太古已是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设施之一,营运六个机库及雇用逾四千六百名员工。
1998
士葛(Edward Scott, 1939-2002)出任太古集团主席
集团
1999
独家汽车经销权
集团
贸易及实业
太古扩展汽车贸易业务,继约二十年前购入 Volvo 汽车的台湾地区专营权后,再购得 Volkswagen 及 Kia 汽车的台湾地区独家代理权。
2000 至今 太古踏入新纪元
2002
施雅迪爵士再获委任为主席
集团
士葛 CMG 不幸逝世,由施雅迪爵士再度出任太古集团主席,直至二零零五年。
2002
广州地标
地产
太古地产签订合资协议,在广州发展及管理占地四百万平方呎的综合大楼。太古滙于二零一一年开幕,包括一个购物中心、两座办公楼、一座文化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住宅。
2005
何礼泰出任太古集团主席
集团
何礼泰(James Hughes-Hallett, 1949- )出任太古集团主席。
2006
策略伙伴
集团
航空
国泰航空于二零零六年进行股权重整,增加国航和中航兴业于国泰航空的总持股量,同时国泰航空亦增持国航的股权。此举不但有助巩固中国航空业各主要公司之间的策略伙伴关系,亦加强了国泰航空作为香港本地航空公司的地位。
2008
新的地产投资
地产
太古酒店成立,负责创办及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内地及美国多间都会时尚酒店。在北京,太古地产的三里屯太古里综合发展项目开始分阶段启用,该项目以零售为主导、并设有一家豪华酒店,太古地产还购入另一个名为「颐堤港」的综合发展项目的五成权益。
2011
更新船队
海洋服务
太古轮船公司展开史无前例的造船计划,于四年间更换整支船队。该公司订购共十二艘多用途船、二十八艘灵便型散货船及一艘水泥船,于二零一三年至二零一六年间接收。除四艘船外,全部船只均在中国内地的造船厂建造。
2011
进口汽车来港
贸易及实业
太古开设跃达汽车公司,作为 Abarth、Fiat、Alfa Romeo 及Jeep客车以及Volvo、UD 及Renault Trucks在香港及澳门的独家进口商。
2012
太古地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集团
地产
太古地产庆祝成立四十周年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2012-15
提取物业务
饮料及食物链
Finlays 逐渐加强发展提取物业务,扩阔业务范围。该公司从茶、咖啡和植物来源提取食材和调味料,供应全球饮食业,在业内居于领导地位。二零一二年,Finlays 购入中国内地公司大闵食品(全球最大的茶提取物生产商)的两成权益,其后更将持股量增至四成。二零一四年,Finlays 收购美国主要的咖啡提取物生产商 Autocrat 百分之一百的权益,并在翌年购入阿根廷最大的茶园公司 Casa Fuentes(以红茶味为主要材料的美国即时饮用茶类饮品业的主要供应商)百分之一百的权益。
2013
绿色投资
集团
贸易及实业
Argent Energy 位于苏格兰 Motherwell 的先进厂房于2005年投产。
太古开始投资于多项以环保为主要元素的业务。集团收购英国生物柴油生产商 Argent Energy 的控股股权。该公司回收废弃食用油、动物脂肪及下水道油脂,用以生产车用燃油。
2013
维持香港的航运枢纽地位
航空
位于香港国际机场的国泰航空货运站启用,创造一千八百个职位。该货运站具备全球最先进的货运站设计及物料处理技术,每年可处理二百六十万吨货物,使香港每年的航空货运处理量增加百分之五十,共七百四十万吨。
2014
投资于航空生物燃料
航空
国泰航空购入 Fulcrum BioEnergy 的股权,该公司是以城市固体废物转化成为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的全球先驱。有关投资是国泰航空策略的一部分,以期达成二零二零年起实现碳中和增长的目标;国泰航空亦与 Fulcrum 商议了一项长期供应协议,协议关乎国泰航空每年耗油量的百分之二。
2014
港机走向全球化
航空
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收购 TIMCO Aviation Services (现改称为港机(美洲)),为其业务组合增添北美的机身、外勤维修、引擎大修及客舱设计整装方案服务,使香港飞机工程公司成为全球化的维修、修理及大修集团。
2014
新的食品业务
饮料及食物链
太古购入重庆新沁园食品公司的控股权益,该公司是中国西南部一家主要的烘培连锁企业,现时在重庆、贵阳及成都设有逾五百五十家分店。该公司于二零一六年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2015
施纳贝出任主席
集团
施纳贝(1964- )
施铭伦(1973-)
施纳贝(Barnaby Swire, 1964- )出任太古集团主席,而施铭伦(Merlin Swire, 1973- )则成为副主席。
2015
成都新地标
地产
博舍
太古地产与远洋地产合资发展的综合发展项目-成都远洋太古里正式开幕。整个发展项目包括一个开放式的购物商场、由太古酒店管理的博舍酒店及酒店式住宅,以及一座甲级办公楼。
2017
太古饮料扩大内地专营区域
饮料及食物链
随着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重整专营业务,太古饮料(品牌于二零一九年革新为太古可口可乐) 扩大中国内地专营区域的工作已告完成。现时太古可口可乐在十一个省份及上海市拥有十八家装瓶厂,可口可乐系列饮料销售所及之处覆盖逾六亿五千万人,占中国半数人口。
2017
上海新发展项目
地产
上海兴业太古汇夜景
上海兴业太古汇购物中心
太古地产于内地的第五个、也是上海首个多用途发展项目开幕。该项目名为兴业太古汇,由太古地产与香港兴业携手发展,包括一个购物中心、两座甲级办公楼、两间豪华酒店及一座酒店式住宅大楼。
2018
太古公司对港机工程进行私有化
航空
透过协议安排,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港机工程」)成为太古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进行私有化前,太古公司拥有约百分之七十五的港机工程股份。
2019
完成收购香港快运
航空
香港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于二零一九年七月成为国泰航空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
2020
历经五代的卓越服务
集团
太古集团已发展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业务集团,但仍保留着家族业务的特色。施怀雅家族多位成员积极参与业务,现任太古集团主席施纳贝及太古公司主席施铭伦均为二百多年前于利物浦创立太古的约翰.施怀雅的后裔。施铭伦的胞弟施维新为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已故的施约翰爵士CBE(施纳贝之父)为太古集团前主席 (1966-1987) 及永远总裁 (1997-2016);而已故的施雅迪爵士(施铭伦及施维新之父)亦为太古集团前主席(1987-1997及2002-2005)及荣誉总裁(2005-2018)。
对不起,找不到你要的资讯,请尝试进行另一项搜寻。